只限部分城市,不能阻止投资投机需求转移祸害其它城市或卫星城镇。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否则国家的性质就会改变。严格控制不同垄断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另一方面要保持和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将竞争性国有企业建设成面向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体。三是推进国有企业资本化进程。比如银行业,要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兴建小型银行,满足中小企业和农业发展需要。严格控制国有企业管理层年薪,逐步采用国际上国有企业管理层与公务员工资相当的方法。这类领域的国有企业主要是竞争性的。
这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也是确保民众基本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有进有退原则,国有企业集中领域有所减少,但控制力、影响力有明显增强。这就是温家宝向企业家们呼吁道德的原因。
只有经过了道德觉醒,制度变革才有可能真正启动,因为到那时,人们才会知道,什么才是好什么是坏,并对好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往。这不是精神万能论,而是一种再平实不过的制度变迁模式。那么,不要说一个社会没有道德伦理机制,即便道德伦理机制不那么有效,社会治理也就必然严重失灵。他们相信,道德天然就是权力的工具,因而憎恶道德本身。
(发表于《南方都市报》) 进入 秋风 的专栏。一般意义上的个人道德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伦理,就是一套具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
假如有人谈论道德,他一定是伪君子。而应当回到自己的内心,寻找变革的力量和最可行的路径。其次,一项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也唯有透过道德觉醒,才有可能超越个人利害得失的短期计算,关注自身的长远利益,从而愿意进行变革,哪怕这样的变革对自己可得见的短期利益不利。你们扩大这样的交易方式的适用范围,一种更为优良的商业交易模式逐渐形成、扩散,最终变成一种一般性商业交易模式。
道德意识让人有羞恶之心,知道是非、对错。由此,上游产业也会自我节制。还是以食品安全为例,即便目前的监管体制不变,只要行业内的主要企业的掌门人、员工,比如双汇吧,经过瘦肉精事件,多一点商业伦理意识,多一点对利益的自我节制和对消费者负责的意识,他们就会更为严格地要求上游的养猪户。伦理规范让人在无数具体的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情境中知道应当怎样做,什么可做什么不做。
在互联网世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不同企业家不同的道德意识,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企业生态、商业生态。这后一个陷阱就是道德虚无主义。
其实,即便不涉及利益的再分配,道德觉醒本身也可以带来制度变革。人们把不道德当成最大的道德,比如,把残忍当成优雅,把公开展示丑恶当成道德。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道德、制度与监管 毫无疑问,制度至关重要。只要利己的人们相互博弈,就可以形成规则、制度,世界就会美好无比。在他们看来,只有实现了制度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正是很多人嘲讽道德血液论的原因。只有人能够变革制度,而人也正是凭借着道德变革制度的。
中国社会目前各个领域存在的诸多严重问题,包括温家宝所谈到的食品安全问题,确实直接源于制度之扭曲,比如,监管的系统性失灵。相反,对于优良的社会秩序之塑造和维系,道德才是至关重要的,比法律、制度更为重要。
由此,商业世界的一种或者多种制度发生了变革,所有卷入这一过程的人的福利都因此而获得改善。而只要人愿意,人其实完全可以超越制度。
通过教育等社会化过程,这些规则会内化为人们的文化本能,人们于不知不觉中遵守这些规则。而道德的血液似乎最早出自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的一次谈话。
我把这种看法称之为制度决定论。人们分别或者同时依据上述教条认为,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必须截然分开。如果在这个问题心太黑,是要遭到老天爷、遭到神灵的报应的。但是,从这一点迈向制度决定论,却是走出一个陷阱,而跌入另一个同样黑暗的陷阱。
但到了当代,伴随着道德伦理的沦丧,很多食品从业人员为了金钱,可以无所顾忌。在此基础上,法律等正式制度的治理才可能是有效的。
那么,谁来变革制度?这个谁为什么要变革制度?如果制度变革的主语必不可少,那就必须超出制度讨论制度变革的问题。监管失灵当然要对安全事故频出承担责任。
但是,假定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基本健全,那么,上层的政策、法律空白,可由道德伦理体系弥补,制度缺陷也可由道德伦理体系修正。但是,制度绝不能替代道德。
但是,观察这些制度应当变革的论说就可发现,这句话通常没有主语。这两者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可以被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公然谈论利己才是真君子,很多人就是这样为范跑跑喝彩的。道德大体上是指内在的品德,道德意识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羞恶意识。
中国需要道德伦理重建 如果中国社会要变得好一点点,这是唯一一条具有可行性的通路。由此你们两个将会发现,这样交易其实成本更低。
更具体地说,法律至关重要,政策至关重要,处理公共事务的程序至关重要。也就是说,相对于法律等正式制度,似乎非正式的道德伦理体系,则构成了社会的基础性治理手段。
任何此类正规监管体系都不可能时刻看住每一个生产者。这就是匈裔英国思想家迈克尔·波拉尼所分析过的现象:道德倒错。
留言0